此篇文章叙述了okr信息系统相关文字、图片、最新资讯等各方面信息。

okr信息系统插图

OKR、KPI到底是个啥

OKR(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)即目标与关键成果法,是一套明确和跟踪目标及其完成情况的管理工具和方法。OKR的主要目标是明确公司和团队的“目标”以及明确每个目标达成的可衡量的“关键结果”。

关键绩效指标(KPI: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)是通过对组织内部流程的输入端、输出端的关键参数进行设置、取样、计算、分析,衡量流程绩效的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,是把企业的战略目标分解为可操作的工作目标的工具,是企业绩效管理的基础。KPI可以使部门主管明确部门的主要责任,并以此为基础,明确部门人员的业绩衡量指标。建立明确的切实可行的KPI体系,是做好绩效管理的关键。关键绩效指标是用于衡量工作人员工作绩效表现的量化指标,是绩效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OKR与KPI两种绩效管理方式进行对比:

OKR有可量化的(SMART OKRs);KPI类同也需要结果指标。

OKR一般设定3-5个O,每个O找出3-4个KR;KPI可以设置过5-8个KR。

OKR管理会制定公司、团队、个人的OKR;KPI类似。

OKR每季度召开OKR会议并打分,并且公示结果;KPI绩效考核每月、每季进行考核追踪。

OKR要求把每个人的目标和关键成果在全公司公开,所以人人都知道你的目标和要达到的成果。而KPI往往是不公开的,最多公开考核结果。大多数企业连考核结果都不会公开,只是供老板、高层掌握。

OKR大多数的“O”是来源于企业基层,传统的KPI操作方式是通过“解码”公司战略,自上而下分解目标并把总目标变成一个个的战术目标,KPI绩效考核做的比较好的企业,也会注重自上而下、自下而上的双向沟通。

OKR既关注过程也关注结果,但最后产生的结果不以考核为目的,所以再次强调这不是绩效考核工具,因为它对薪酬影响不大。当初OKR的设计初衷是为了帮助那些不能用KPI考核的研发人员去实现寻找“我要去哪里,我如何知道去哪儿”。而KPI就是一个绩效考核工具,其评估与反馈直接与薪酬相关。

有人形象地比喻 OKR 和 KPI 的本质区别,KPI 只能让驴使劲走,但方向不一定正确,而 OKR 可以保证驴朝着正确的方向走。最近,各大hr论坛里关于okr要取代kpi的讨论很多,甚至有说kpi已死,okr才是王道的声音不绝于耳。难道事实真是如此吗?在笔者看来,无论是okr还是kpi,其实都是一个管理工具而已,没有优劣之分,只是看适合谁用,什么时候用,在哪里用而已。那okr和kpi到底有何区别?

首先,先了解下什么叫okr, okr全称是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即目标与关键成果法,它是一套定义和跟踪目标及其完成情况的管理工具和方法。最早是由intel公司在1973年发明,当然okr在intel公司被称呼为imbo (intel management by objectives)即目标式管理,是公司的一群经理在参加intel内部举办的管理训练的过程中集体智慧的结晶,这一管理体系的核心就是“以制度来要求每个部门甚至每个员工,每一季度都要设定工作目标和主要成果,同时对每个工作目标都要有明确的评估方法。在每季度结束后,公司都会评估每位员工是否确实完成了每项工作,是否达成季度目标。在目标式管理中,最重要的是要有成果管理的观念,也就是强调确实、可量化的方法,以此鞭策员工专注应该达成的目标,而不要沉溺于过程中琐碎的事件,疏忽最终结果,避免犯下“只见树木不见森林”的毛病”。后来作为google董事的john doerr把这套管理体系推广到google并逐步流传开来,并被广泛应用于it、风险投资、游戏等以项目为主要经营单位的企业。从okr的定义和核心可以看出,okr实际就是mbo的延伸。

接下来,我们再了解下okr的理论来源。okr的理论来源实际是来自于麦格雷戈的人性假设的y理论即人生来是主动的、积极的,也愿意承担责任。因此okr在实施过程中很重视员工的参与程度,比如在kr确定的过程中,上级只是将目标告诉员工(员工也可以主动去查阅上级的目标)而不需要告诉员工具体实现目标的措施和方法,而员工在知道目标后,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析和信息的掌握,自行列出措施和方法并与上司或同事讨论,最后形成完成目标的kr,在执行过程中,员工也可以根据情况的变化在确保目标不变的情况下对kr进行调整。这样就极大地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参与度调动起来,然员工有自己的地盘自己做主的自豪感。而kpi的理论来源是来自于麦格雷戈的人性假设的x理论即人生来是懒惰的、不愿意承担责任。所以kpi在执行过程中注重目标和措施的明确,并要求员工强制执行,在执行过程中轻易不能修改,同时将员工的执行结果与利益挂钩。

其次,从本质上来说okr是一个目标实现的管理工具;而kpi除了是目标实现的管理工具,也是对员工的考核评价工具。即okr更专注于目标的实现结果及改善,不会将结果与员工的奖金挂钩,而kpi除了对目标的实现结果进行评估外,同时也会将目标实现的评估结果与员工的奖金挂钩。这也就导致应用okr管理的公司,员工更集中注意力在公司或团队目标实现上,而且这个目标是有野心的,大家一起对总目标负责;而应用kpi管理的公司,员工更专注于自己的目标如何保质保量地达成,员工只对自己的目标负责。当然并不是说执行okr的公司就不对员工进行考核了,在实际管理过程中,员工的okr评估结果也会作为考核的一部分进入员工的年度绩效考核中。

还有,在okr和kpi实施过程中也会有差异。具体为:

一、衡量标准:在衡量标准上,okr要求的是每个kr都必须是量化的,即有数量要求,也有时间要求;而kpi的衡量标准更宽泛些,原则上能量化的一定要量化,不能量化的一定要定性,在定性上可以从时间、质量标准、数字等多个方面来衡量。

二、公开性:okr强调的是大家的目标和kr完全透明、公开;所有成员都可以随意查询其他成员的目标和kr,以便团队协作;而kpi则更多小范围公开,比如说上下级之间、以指标相关的同事之间公开等。

三、沟通:okr强调的是上下沟通,即目标从上至下分解,而kr可以从下至上提出,然后团队或上下级之间再充分讨论决定,以确保员工的每个kr都是对目标的实现有影响力;而kpi虽然也强调上下沟通,但在目标分解过程中更多的是强调执行。同时,在考评周期结束时,okr一般是以团队为单位,每个人介绍自己的okr的结果,然后大家一起打分评估而kpi则由上级依据事先定的衡量标准,对实施结果进行评价。

四、工作导向:okr关注产出导向,关注事情的结果,而不是关注事情做了没有,即事情结束后对公司或团队目标实现的影响度;而kpi则关注结果导向,强调事情做完的结果即事情做完后对自己目标的影响度。

五、适用场景:不管是okr还是kpi都有它的适用场景,而不能一概而论;kpi适用于一些工作目标和措施都比较明确和成熟的岗位,如制造业的一线操作岗位,每个岗位都有具体的作业标准和流程,为保证产品质量,员工必须严格按照标准操作和执行,而禁止随意发挥;而okr则更适用于实现目标的方法不是特别清晰且不太成熟的岗位,也就是条条大路通罗马,只是选择走哪条路更适合自己的岗位,如研发性岗位就是典型,在强调目标的基础上,员工可以自己发挥怎么去实现。

从某种角度来说,okr确实解决了kpi的种种缺陷,如它与绩效考核分离,员工的季度okr结果不与奖金挂钩,这样能让员工把注意力放在公司或团队的整体目标上,而不是急功近利,只考虑个人利益。同时他通过公平、公正、公开的沟通,也能有效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,适合目前90后、00后员工的个性需求。但不管是okr还是kpi,在实际应用中,都不能以偏概全,毕竟工具没有好坏之分,关键是看谁在使用,怎么使用而已。个人觉得无论是okr还是kpi,除了是工作管理工具,更是员工激励工具。只要是哪种工具更能激励员工,让员工主动、积极地实现工作目标并乐此不疲,那就是好工具。OKR和KPI的区别是什么OKR是方向和执行,KPI是只要结果。

区别还是很大的,前段时间用了跟Tita软件顾问学到的。OKR是目标管理体系

KPI是绩效考核体系

KPI可以用线下管理,OKR线下推行困难,需要用自动化工具。可以用用tita的OKR—E框架管理OKR更注重方法执行和方向,KPI更注重结果,我们是今年刚刚开始推行OKR的,用Tita帮助管理,很不错

okr信息系统插图1

OKR、KPI到底是个啥

OKR(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)即目标与关键成果法,是一套明确和跟踪目标及其完成情况的管理工具和方法。OKR的主要目标是明确公司和团队的“目标”以及明确每个目标达成的可衡量的“关键结果”。

关键绩效指标(KPI: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)是通过对组织内部流程的输入端、输出端的关键参数进行设置、取样、计算、分析,衡量流程绩效的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,是把企业的战略目标分解为可操作的工作目标的工具,是企业绩效管理的基础。KPI可以使部门主管明确部门的主要责任,并以此为基础,明确部门人员的业绩衡量指标。建立明确的切实可行的KPI体系,是做好绩效管理的关键。关键绩效指标是用于衡量工作人员工作绩效表现的量化指标,是绩效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OKR与KPI两种绩效管理方式进行对比:

OKR有可量化的(SMART OKRs);KPI类同也需要结果指标。

OKR一般设定3-5个O,每个O找出3-4个KR;KPI可以设置过5-8个KR。

OKR管理会制定公司、团队、个人的OKR;KPI类似。

OKR每季度召开OKR会议并打分,并且公示结果;KPI绩效考核每月、每季进行考核追踪。

OKR要求把每个人的目标和关键成果在全公司公开,所以人人都知道你的目标和要达到的成果。而KPI往往是不公开的,最多公开考核结果。大多数企业连考核结果都不会公开,只是供老板、高层掌握。

OKR大多数的“O”是来源于企业基层,传统的KPI操作方式是通过“解码”公司战略,自上而下分解目标并把总目标变成一个个的战术目标,KPI绩效考核做的比较好的企业,也会注重自上而下、自下而上的双向沟通。

OKR既关注过程也关注结果,但最后产生的结果不以考核为目的,所以再次强调这不是绩效考核工具,因为它对薪酬影响不大。当初OKR的设计初衷是为了帮助那些不能用KPI考核的研发人员去实现寻找“我要去哪里,我如何知道去哪儿”。而KPI就是一个绩效考核工具,其评估与反馈直接与薪酬相关。

有人形象地比喻 OKR 和 KPI 的本质区别,KPI 只能让驴使劲走,但方向不一定正确,而 OKR 可以保证驴朝着正确的方向走。最近,各大hr论坛里关于okr要取代kpi的讨论很多,甚至有说kpi已死,okr才是王道的声音不绝于耳。难道事实真是如此吗?在笔者看来,无论是okr还是kpi,其实都是一个管理工具而已,没有优劣之分,只是看适合谁用,什么时候用,在哪里用而已。那okr和kpi到底有何区别?

首先,先了解下什么叫okr, okr全称是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即目标与关键成果法,它是一套定义和跟踪目标及其完成情况的管理工具和方法。最早是由intel公司在1973年发明,当然okr在intel公司被称呼为imbo (intel management by objectives)即目标式管理,是公司的一群经理在参加intel内部举办的管理训练的过程中集体智慧的结晶,这一管理体系的核心就是“以制度来要求每个部门甚至每个员工,每一季度都要设定工作目标和主要成果,同时对每个工作目标都要有明确的评估方法。在每季度结束后,公司都会评估每位员工是否确实完成了每项工作,是否达成季度目标。在目标式管理中,最重要的是要有成果管理的观念,也就是强调确实、可量化的方法,以此鞭策员工专注应该达成的目标,而不要沉溺于过程中琐碎的事件,疏忽最终结果,避免犯下“只见树木不见森林”的毛病”。后来作为google董事的john doerr把这套管理体系推广到google并逐步流传开来,并被广泛应用于it、风险投资、游戏等以项目为主要经营单位的企业。从okr的定义和核心可以看出,okr实际就是mbo的延伸。

接下来,我们再了解下okr的理论来源。okr的理论来源实际是来自于麦格雷戈的人性假设的y理论即人生来是主动的、积极的,也愿意承担责任。因此okr在实施过程中很重视员工的参与程度,比如在kr确定的过程中,上级只是将目标告诉员工(员工也可以主动去查阅上级的目标)而不需要告诉员工具体实现目标的措施和方法,而员工在知道目标后,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析和信息的掌握,自行列出措施和方法并与上司或同事讨论,最后形成完成目标的kr,在执行过程中,员工也可以根据情况的变化在确保目标不变的情况下对kr进行调整。这样就极大地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参与度调动起来,然员工有自己的地盘自己做主的自豪感。而kpi的理论来源是来自于麦格雷戈的人性假设的x理论即人生来是懒惰的、不愿意承担责任。所以kpi在执行过程中注重目标和措施的明确,并要求员工强制执行,在执行过程中轻易不能修改,同时将员工的执行结果与利益挂钩。

其次,从本质上来说okr是一个目标实现的管理工具;而kpi除了是目标实现的管理工具,也是对员工的考核评价工具。即okr更专注于目标的实现结果及改善,不会将结果与员工的奖金挂钩,而kpi除了对目标的实现结果进行评估外,同时也会将目标实现的评估结果与员工的奖金挂钩。这也就导致应用okr管理的公司,员工更集中注意力在公司或团队目标实现上,而且这个目标是有野心的,大家一起对总目标负责;而应用kpi管理的公司,员工更专注于自己的目标如何保质保量地达成,员工只对自己的目标负责。当然并不是说执行okr的公司就不对员工进行考核了,在实际管理过程中,员工的okr评估结果也会作为考核的一部分进入员工的年度绩效考核中。

还有,在okr和kpi实施过程中也会有差异。具体为:

一、衡量标准:在衡量标准上,okr要求的是每个kr都必须是量化的,即有数量要求,也有时间要求;而kpi的衡量标准更宽泛些,原则上能量化的一定要量化,不能量化的一定要定性,在定性上可以从时间、质量标准、数字等多个方面来衡量。

二、公开性:okr强调的是大家的目标和kr完全透明、公开;所有成员都可以随意查询其他成员的目标和kr,以便团队协作;而kpi则更多小范围公开,比如说上下级之间、以指标相关的同事之间公开等。

三、沟通:okr强调的是上下沟通,即目标从上至下分解,而kr可以从下至上提出,然后团队或上下级之间再充分讨论决定,以确保员工的每个kr都是对目标的实现有影响力;而kpi虽然也强调上下沟通,但在目标分解过程中更多的是强调执行。同时,在考评周期结束时,okr一般是以团队为单位,每个人介绍自己的okr的结果,然后大家一起打分评估而kpi则由上级依据事先定的衡量标准,对实施结果进行评价。

四、工作导向:okr关注产出导向,关注事情的结果,而不是关注事情做了没有,即事情结束后对公司或团队目标实现的影响度;而kpi则关注结果导向,强调事情做完的结果即事情做完后对自己目标的影响度。

五、适用场景:不管是okr还是kpi都有它的适用场景,而不能一概而论;kpi适用于一些工作目标和措施都比较明确和成熟的岗位,如制造业的一线操作岗位,每个岗位都有具体的作业标准和流程,为保证产品质量,员工必须严格按照标准操作和执行,而禁止随意发挥;而okr则更适用于实现目标的方法不是特别清晰且不太成熟的岗位,也就是条条大路通罗马,只是选择走哪条路更适合自己的岗位,如研发性岗位就是典型,在强调目标的基础上,员工可以自己发挥怎么去实现。

从某种角度来说,okr确实解决了kpi的种种缺陷,如它与绩效考核分离,员工的季度okr结果不与奖金挂钩,这样能让员工把注意力放在公司或团队的整体目标上,而不是急功近利,只考虑个人利益。同时他通过公平、公正、公开的沟通,也能有效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,适合目前90后、00后员工的个性需求。但不管是okr还是kpi,在实际应用中,都不能以偏概全,毕竟工具没有好坏之分,关键是看谁在使用,怎么使用而已。个人觉得无论是okr还是kpi,除了是工作管理工具,更是员工激励工具。只要是哪种工具更能激励员工,让员工主动、积极地实现工作目标并乐此不疲,那就是好工具。OKR和KPI的区别是什么OKR是方向和执行,KPI是只要结果。

区别还是很大的,前段时间用了跟Tita软件顾问学到的。OKR是目标管理体系

KPI是绩效考核体系

KPI可以用线下管理,OKR线下推行困难,需要用自动化工具。可以用用tita的OKR—E框架管理OKR更注重方法执行和方向,KPI更注重结果,我们是今年刚刚开始推行OKR的,用Tita帮助管理,很不错

okr信息系统插图2

读了文章okr信息系统有什么相关的感受或者感悟没,都可以联系我们叙说。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

https://baijiahao.baidu.com/s?id=1807974264021187746    https://baijiahao.baidu.com/s?id=1807976631508174957    https://baijiahao.baidu.com/s?id=1807966558311903629    https://baijiahao.baidu.com/s?id=1807976565458309086    https://baijiahao.baidu.com/s?id=1807976426533290512    https://baijiahao.baidu.com/s?id=1807966745867607804    https://baijiahao.baidu.com/s?id=1807976257400639145    https://baijiahao.baidu.com/s?id=1807976700799318610    https://baijiahao.baidu.com/s?id=1807974669594284901    https://baijiahao.baidu.com/s?id=1807974426446619175